SFC法制備(超臨界流體色譜儀法)方法開發(fā)樣品用量:10-100mg
特征
1. 與HPLC相同,可快速完成高純度手性化合物的制備。
2. 以液態(tài)的CO2作為流動相進行化合物制備,在常壓下即刻氣化,以后處理更為簡便。
3. CO2可回收利用,比HPLC法更綠色環(huán)保。
4. 從樣品的方法開發(fā)至報價,前期的技術服務都是免費的。
超臨界流體的特點
● 超臨界流體——純凈物質所處的溫度和壓力均高于臨界溫度(Tc)和臨界壓力(Pc)時,該物質即被認為是處于超臨界狀態(tài)。
● 超臨界流體具有高擴散系數(shù)——被分析物可快速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達到平衡,傳質效率高,相比HPLC,平衡和梯度需要的時間短很多;
● 超臨界流體的粘度比液體小兩個數(shù)量級——色譜柱柱壓較低,允許使用更大的流速、更長或者更小粒徑的色譜柱,以得到更高的分離度和分離效率;
● 超臨界流體:如CO2、NH3、N2O充當溶劑,低極性。
超臨界流體色譜(SFC)的特點
超臨界流體色譜(SFC)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發(fā)展和完善的分離技術,兼有GC和LC的優(yōu)勢,其使用的儀器裝置與高效液相色譜 (HPLC) 幾乎完全相同。
● 分離時間短:超臨界流體粘度低、擴散性好的特點,使手性分離在高流速的狀態(tài)下也可達到良好的分離效果
● 分離效率更高:在分離完成后恢復常壓,CO2直接汽化,大大縮短了后處理的時間,也減少了旋蒸時的熱負荷。
● 適用非極性到水溶性多肽的分離:由于流動相為CO2,故分離非極性和水溶性多肽時,不用添加劑也可實現(xiàn)良好的分離效果。
● 溶劑消耗少:主要以CO2為流動相,可以大大減少有機溶劑的用量,有機改性劑比例通常為10%~30%。
SFC制備設備